為深度踐行新時代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戰略,推動土地科學與技術專業高質量建設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6月21日,由中國農業大學土地科學與技術學院承辦,北京世紀農豐土地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土地科學與技術專業建設研討會”在京隆重召開。來自中國農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18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相關領導、土地科學與技術相關專業負責人、學科帶頭人等70多位老師參會,共同探討新時代...
6月7日,北京世紀農豐土地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參加中國國土經濟學會主辦的“國土經濟?名家講堂”,本次講堂由中國國土經濟學會國土整治首席專家鄖文聚主持,甘肅省農業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謝保鵬教授、北京世紀農豐土地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浦、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順華、學會融媒體中心副主任蔣正博等專家學者參會,其中楊浦副總經理作為受邀專家進行主旨發言,重點從認識六盤山、生態問題、治理歷程、總...
2024年4月21日,在第55個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世紀中農研究院主辦的第一屆“世紀中農百旺論壇”在北京順利召開。我國鄉村地域遼闊,農田豐饒而優美、自然寧靜而和諧、文化質樸而濃郁,不僅是近5億農民的常住家園,更是城市居民的息息根脈。現代化越往前走、物質生活越豐富,人民群眾越喜歡山清水秀的田園風光,鄉村的生產保育、生態涵養、休閑觀光、文化傳承的功能就越能發揮積極作用。然而,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
鄉鎮國土空間規劃是全國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五級三類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鄉鎮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做出的具體安排。作為鄉鎮級的總體規劃,以自然資源統一管護、生態保護和修復、用途空間管控為主導,綜合鄉鎮發展、土地利用、村莊布局、相關影響評價等內容形成的“一張藍圖”、一本規劃。自2020年,公司承接《懷柔區長哨營滿族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年-2035年)》編制工作以來,規劃團隊表現出...
土地復耕是指生產、建設過程中,對因挖損、塌陷、壓占等造成破壞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復到可供耕種的狀態的活動。推進復耕工作不僅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積、實現耕地動態平衡,還可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土地利用率,促進農村經濟發展。2021年以來,北京市部署開展土地復耕工作,公司積極參與房山區城關街道土地復耕設計及項目管理工作。項目組積極克服各種困難,無畏嚴寒酷暑、風雨無阻,先后多次對項目區實地...
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對鄉鎮行政轄區范圍內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是編制相關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的基本依據。敦化市鄉鎮國土空間規劃是指導鄉鎮統籌用地保護、利用和高質量發展的藍圖。自我公司承接敦化市鄉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編制工作以來,組成高水平技術團隊,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勤奮敬業的精神,提供高質量技術服務,堅持高水平規劃,嚴格遵循“多規合一”要...
2023年10月16日-20日,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在安徽省滁州市舉辦高標準農田建設技術培訓班,來自全國各地各級從事農田建設管理、規劃、勘查、設計、施工、 監理、材料供應等單位近200人參加會議,同時開展線上培訓直播。北京世紀農豐土地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參會分享。公司主任工程師、技術副總監史德寶結合公司多年在土地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規劃設計、實施管理、項目驗收、成...
2023年4月22日,由自然資源部農用地質量與監控重點實驗室、中國農業大學土地科學與技術學院、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世紀中農研究院聯合主辦的“自然資源部農用地質量與監控重點實驗室2023年度春季學術報告會”在中國農業大學舉行。會議采用主分會場以及線上線下的形式召開,共500余人參會。開幕式由世紀中農研究院院長黃元仿教授主持,來自中國農業大學、自然資源部耕地保護監督司、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是以科學規劃為前提,以鄉鎮為基本實施單元(整治區域可以是鄉鎮全部或部分村莊),統籌推進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和鄉村生態保護修復,著力解決鄉村耕地碎片化、空間布局無序化、土地資源利用低效化、生態質量退化等問題,打造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宜居適度的生活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激活配優各類自然資源要素,釋放政策紅利,助推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海南省自2020年自然資源部印發...
秋風送爽,丹桂飄香的季節里,在這中秋月圓,萬家團聚的時刻,我們農豐的家人們歡聚一堂,共迎佳節。
近日,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了關于嚴格耕地用途管制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嚴格管控一般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嚴格永久基本農田占用與補劃,改進和規范建設占用耕地占補平衡,嚴肅處置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問題。其中明確提到,嚴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挖湖造景、建設綠化帶,不得在一般耕地上挖湖造景、種植草皮。 2020年以來,黨中央、...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意見國辦發〔2021〕40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生態保護修復是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促進自然生態系統質量整體改善的重要保障。長期以來,我國一些地區生態系統受損退化問題突出、歷史欠賬較多,生態保護修復任務量大面廣,需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為進一步促進社會資本參與生態建設,加快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自然資源部辦公廳日前聯合印發《造林綠化落地上圖技術規范(試行)》,對各地規范開展造林綠化落地上圖工作作出規定。今年初,國家林草局印發了《造林綠化落地上圖工作方案》,明確了以一張底圖、一項規范、一套系統、一個應用為主要內容的造林綠化落地上圖技術體系。一張底圖,即以國土三調及其最新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成果為底版,形成的林草資源...
10月29日,國新辦舉行自然資源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聞發布會,自然資源部部長、國家自然資源總督察陸昊在會上表示,將積極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以及海岸線修復利用等工作。目前,已研究明確《關于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意見》。機構改革以后,自然資源部負責統一行使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的職責。陸昊介紹,已出臺一些制度性規定,特別是濱海濕地保護、天然...
10月29日上午,國新辦舉行自然資源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聞發布會。自然資源部部長、國家自然資源總督察陸昊在會上表示,日前發布的國土“三調”成果顯示,我國確定的18億畝耕地保護紅線已守住,規劃所確定的2020年18.65億畝耕地保有量的任務也已經完成,但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耕地保護的形勢依然嚴峻。陸昊提到,一是全社會有沒有耕地保護重要性的認識,是有的,但是一碰到涉及自己的具體問題時,這個觀念...
為進一步提升寧夏村莊規劃編制管理水平,加強規劃公眾參與,激發村民參與村莊規劃編制和實施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制定了《寧夏回族自治區村莊規劃共同締造導則(試行)》(簡稱《導則》)。 “鄉村規劃建設要體現特色,又要符合歷史、村民居住習慣,符合村莊的長遠發展。”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導則》要求深入村莊開展規劃編制工作動員部署,組織廣大村民、縣級相關部門、集體經濟組...
來源:人民日報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為掌握全國森林資源分布、種類、數量、質量、結構和生態狀況以及變化情況,近日,自然資源部啟動2021年度全國森林資源調查監測工作。此舉將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目標提供數據服務,為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提供科學依據。 據介紹,此次工作將利用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及其最新年度變更調查成果,在2020年度全國森林資源調查工作基礎上,更新全國森林資源分布圖,優化...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全文如下。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生態保護補償制度作為生態文明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生態保護權責、調動各方參與生態保護積極性、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
為掌握全國森林資源分布、種類、數量、質量、結構和生態狀況以及變化情況,近日,自然資源部啟動2021年度全國森林資源調查監測工作。此舉將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目標提供數據服務,為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提供科學依據。 據介紹,此次工作將利用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及其最新年度變更調查成果,在2020年度全國森林資源調查工作基礎上,更新全國森林資源分布圖,優化森林資源調查監測技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