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至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調研,6月9日下午來到銀川市西夏區位于賀蘭山東麓的源石酒莊葡萄種植基地,遠眺巍巍賀蘭山,聽取賀蘭山生態保護和環境綜合整治情況匯報。總書記指出,要加強頂層設計,狠抓責任落實,強化監督檢查,堅決保護好賀蘭山生態。
賀蘭山被寧夏人稱為“父親山”,物種資源多樣,礦產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線,阻擋風沙侵入、涵養水分,是我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保障著黃河上中游及華北、西北地區的生態安全。歷史上有一段時間,由于過量開采和露天作業,賀蘭山廢渣堆積、礦坑遍布、土地退化、生物減少,生態功能遭到巨大破壞。

圖:生態受損的賀蘭山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特別指出,要著力改善生態環境。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必須扭住不放、一抓到底,直到徹底解決問題。此后,寧夏全面打響賀蘭山生態保衛戰,把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作為全區生態文明建設的頭等大事,重拳出擊,鐵腕整治,全力攻堅,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為加強頂層設計,系統開展保護修復工作,2019年6月,寧夏啟動《賀蘭山生態保護修復專項規劃(2019-2035年)》(以下簡稱“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并由我司承擔相關技術工作。通過資料收集、調查踏勘、數據分析處理、規劃編制、圖件制作、多次專家溝通咨詢論證、多次自然資源廳內部溝通論證、32家成員單位公開征求意見、反復修改,最終形成專項規劃文本、圖件、說明一套成果,于2019年9月底順利通過自治區專家組初步審查論證。
專項規劃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貫徹落實自治區“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生命線,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戰略部署,堅持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的原則,以保障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建設美麗新寧夏為出發點,以解決地貌破損、土地退化、水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弱化等重點問題為關鍵點,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分區確定保護治理策略,人工輔助與自然修復結合,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并舉,用項目化、工程化的方式,統籌推進賀蘭山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治理。

圖:專項規劃分區保護治理布局圖
編制規劃,統籌謀劃賀蘭山生態保護、生態建設、生態治理、生態修復,加強頂層設計,推動賀蘭山及周邊區域高質量發展,有利于整體改善賀蘭山生態環境,系統提升賀蘭山生態功能,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關于印發《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布局了9個重大工程、47項重點任務,賀蘭山生態保護和修復被列為黃河重點生態區(含黃土高原生態屏障)生態保護和修復重點工程之一。公司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及和《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相關要求,進一步修改完善賀蘭山保護治理專項規劃,加強賀蘭山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頂層設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