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印發《廣東省村莊規劃全面優化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下稱:《計劃》)。旨在加快推進村莊規劃全面優化提升,重點解決好村莊的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問題,明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為鄉村振興各類開發建設活動提供空間支撐。《計劃》提出突出重點、系統推進、分類分期、節約集約四大工作原則,并提出三年工作目標。2021 年,根據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和地方發展實際,建立村莊規劃全面優化提升的工作臺賬,按照國家部署基本完成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完成一批需重新編制的村莊規劃。2022 年,重點推進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基本完成村莊規劃全面優化提升工作臺賬的任務,確保村莊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建設管控有規可依。到 2023 年,全面完成村莊規劃全面優化提升工作臺賬的任務,從 " 村莊規劃底圖 " 到 " 鄉村振興藍圖 " 的保障機制和路徑更加有效。《計劃》提出,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提升村莊規劃的節約集約水平。尊重城鄉發展建設規律,科學預研不同類型村莊發展趨勢,合理安排建設用地規模,確保農村人均建設用地逐步下降,土地資源利用率逐步提升。在舊村莊中識別、劃定一定規模的連片區域作為舊村改造區域,為村莊發展騰挪空間。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前提下,推動低效閑置建設用地功能升級,鼓勵對依法登記的宅基地等農村建設用地進行復合利用。同時,優化成果表達,提升村莊規劃成果簡約表達水平。落實依規劃建設的要求,對標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要求,滿足政府規劃管理的需求,按照能落地、好監督為原則,科學合理精簡村莊規劃內容,形成行政管理版成果,同步建立規劃數據庫,成果按要求 " 上圖入庫 "。并從便于村民使用的角度,采用村民看得懂、接地氣的表達方式,提煉出有利于村民認同、便于執行的簡易成果,形成 " 簡化圖紙 + 村規民約 " 的村民使用版。提升鄉村風貌,提升村莊規劃的管控水平。落實 "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 " 的整體系統觀,尊重自然地理格局,優化鄉村水系、林網和農田等空間。根據山地、平原、水鄉、濱海等不同村莊的自然環境,因地制宜優化引導村莊空間格局形態,實現山水、田園、林地和村莊有機融合。保留鄉村特色風貌,不搞大拆大建,加強村莊風貌引導,明確建筑高度等空間形態管控要求,保護傳統村落、傳統民居、南粵古驛道和歷史文化名村名鎮等資源,注重提高村莊防御自然災害能力。構建 " 村莊規劃 - 村莊風貌設計 - 農房單體設計 " 的管控體系,與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工作緊密結合,共同推動鄉村風貌的提升。
【來源:新快報·ZAKER廣州】
|
|